学生处
 首页 | 机构设置 | 思政教育 | 国防教育 | 安全教育 | 心理健康 | 表彰奖励 | 资助育人 | 队伍建设 | 学籍管理 | 下载中心 
学工动态
 学工动态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工动态>>学工动态>>正文
#连大学子 榜样力量#人文学部董成同学事迹介绍
2013-03-18 13:04   1363583066
   董成,大连大学历史学院091班学生,曾被评为“大连市三好学生”、“大连市政府奖学金”、“大连大学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”。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篇。

主要事迹:
   2009年,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定向测试活动。
   同年11月,参加大连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组织的“我们正年轻——热血青春”主题系列活动暨征文、影评、演讲比赛,荣获校级个人三等奖。
    2011年4月,组织并参加了大连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“大连大学全球史学习研讨会”,并在其主办的刊物《青年史刊》发表论文《试论马振华之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女性恋爱自由之间的关系》一文。
   2011年夏季,参加大连大学团委主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,申报项目《全域城市化下的大连历史街区保护调查》荣获校级“优秀成果奖”。
   同年10月,参加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的大学生创新立项活动,申报项目《大连历史文化街区与古镇保护开发研究》成为社科类校级重点支持项目。
   2012年4月,接受《半岛晨报》记者采访,采访内容刊登于2012年6月24日出版的《半岛晨报》第A08版,《俩大学生3年走700公里访百处遗迹》。该文集结了过往三年,他考察的一百余处历史遗迹实况和原始文物资料,是对我和同学“立足历史,服务大连”的历史遗迹考察活动的一次表彰。此外,该文还得到《辽沈晚报》、新浪网、东北新闻网(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)、辽宁新闻网(中国新闻社辽宁分社主办)、中国经济网(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国家经济门户网站)、中华先锋网(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主办)等全国数十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转载报道。
2012年5月,他还参加由大连大学爱心超市主办的“把爱留连大,让爱永相传”2012届毕业生捐赠活动,向学校需要帮助的同学奉献出了自己爱心和力所能及的一些物品。
   2012年1月至5月,多次考察大连新石器时代类型遗址——贝丘遗址,并同大连大学历史学院老师、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博物馆系主任刘俊勇老师、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老师进行多次交流,在各位学者、老师的帮助下,逐一理清大连贝丘遗迹的分布范围与特点。据此,2012年5月,在大连大学历史学院09级班级主讲《大连贝丘遗迹考察》,得到了本学院同学和多位老师的积极支持与广泛肯定。
   2012年6月,与大连大学历史学院魏刚副教授共同撰写的《近代大连街区的现状与保护——以俄日时期建筑群为中心》论文,待发表在省级学术刊物《文化学刊》。
   2012年7月,在大连大学历史学院张玲玲副教授的指导下,承担了由大连市开发区图书馆主编的《金州文化概论丛书》一书的部分章节编写工作,现待出版。
   2012年8月,在《半岛晨报》之《海角大连》专版(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和半岛晨报联合主办,详见20120813半岛晨报A14版),发表《贝丘人7000年乘陶塑舟“闯关东”》一文,并被《辽沈晚报》、东北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。该文对大连历史文化遗迹的考察实践,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。
   2012年9月,加入由辽宁地方史爱好者组建的“辽宁记忆”论坛,并在该论坛发表文章数篇。
   2012年10月,在《半岛晨报》之《海角大连》专版(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和半岛晨报联合主办,详见20121008 半岛晨报A10版),发表《唐朝大军攻大黑山卑沙城俘敌八千》一文,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   2012年10月,在《大连大学报》发表《千年古城——卑沙城》一文(20121008第491期第4版)。
   2012年10月,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白宝玉主任、大连日报记者、华商晨报记者及大连市著名文物爱好者王德亮先生,一同考察姚家大王山青铜时代原始先民聚落遗址,并采集若干文物陶片。
   2012年12月,在国家级学术刊物《旅游纵览》发表《辽代“镇东海口”长城》论文(现已收到该编辑社邮递的《录用通知》)。
关闭窗口
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大学生在线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 高校辅导员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

学校地址:中国.辽宁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邮政编码:116622

 大连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(学生处) 版权所有